美容養生小知識
2021-11-25 09:43:39||
《靈樞·經脈》:肺手太陰之脈,起于中焦,下絡大腸,還循胃口,上膈屬肺。從肺系,橫出腋下,下循臑內行少陰、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內上骨下廉,入寸口,上魚,循魚際,出大指之端。其支者:從腕后,直出次指內廉,出其端。
【語譯】
手太陰肺經:醫學敎育網搜集整理起始于中焦胃部,向下絡于大腸,回過來沿著胃上口,穿過膈肌,屬于肺臟。從肺系--氣管、喉嚨部橫出腋下(中府、云門),下循上臂內側,走手少陰,手厥陰經之前(天府、俠白),下向肘中(尺澤),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(孔最),進入寸口--橈動脈搏動處(經渠、太淵),上向大魚際部,沿邊際(魚際),出大指的末端(少商)。它的支脈:從腕后(列缺)走向食指內(橈)側,出其末端,接手陽明大腸經。
寅時,即清晨3:00-5:00,氣血流注于「手太陰肺經」。肺部功能欠佳者,此時過敏性鼻炎及咳嗽、氣喘容易發作。
中醫中的肺,不僅是現代醫學中的肺臟,更是整個呼吸系統的統稱。肺主氣司呼吸,吐故納新,并主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,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。
注意,呼吸系統疾病,在秋冬之際會有惡化的傾向,因此請提高警覺,注意維護好呼吸系統的健康。
肺經,經脈分布于胸前、上肢內側前、拇指橈側。其絡脈、經別分別與之內外相連,經筋分布于外部。
肺經異常時,會出現下列癥狀:肺部脹悶,膨膨而咳喘,咽喉腫痛,嚴重時交捧雙手,心胸悶亂,視物模糊,還可發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、麻木、疼痛等癥。
肺經穴位,主治有關“肺”方面所發生的病癥:咳嗽,氣急,喘息,心煩,胸悶,上臂、前臂的內側前緣酸痛或厥冷,或掌心發熱。
本經左右各11穴;首穴是中府,末穴是少商。其中有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橈側,2穴在胸前外上部。具體取穴方法或簡便取穴方法如下圖所示:
保養肺經的方法
肺經的疏通和保養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:
1. 拍打肺經:
手前臂自然平舉,掌心向上,另一側手握空拳,從肺經上的中府、云門穴拍打至少商穴。肺功能不足者,敲打有明顯痛點,痛點部位可著力按揉3-5分鐘,一天一次,連續按揉7天,痛點會明顯減輕或消失,沒有痛點,說明肺經運行通暢。
2. 穴位按摩:
重點選擇肺經上的孔最、魚際兩個穴位進行按摩。孔最:按揉時,用另一側拇指指肚點按3-5分鐘即可,有脹痛感即可;魚際:按揉時用另一側拇指挨著掌骨按揉,肺部不適者按時有明顯痛感。
3. 拍打背部:
用右手虛掌打左側上背部、左手虛掌打右側上背部,各拍打10次。由于后背部大椎、肺俞穴對呼吸系統也十分重要,常按有助于祛風散寒、緩解感冒癥狀。
4. 注意保暖:
肺經的運行時間是凌晨3-5點,肺經免疫力差或排毒能力較差人群容易在這段時間醒來,或并且加重,因此這段時間要注意保暖,還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。
飲食方面,可適當食用冰糖雪梨湯、百合粥、枇杷膏、麥冬、沙參、豬肺、水鴨等潤肺之品。
十二經脈對應十二時辰,肺經運行時間在凌晨3-5點,但此時人們大多在睡眠中,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?
由于肺經為太陰經,我們可以選擇其同名的太陰經——足太陰脾經的時辰,巳時(上午9-11點)來進行按摩。